肉毒杆菌入奶粉 拷问“安全管理”现象
近日,奶粉事件又一次震惊世界,这世道是怎么了?百朗教育安全生产管理总监苏建伟老师指出,在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中,很多媒体和公众都注意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我国竟然没有奶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甚至不是奶粉必检项目,让人瞠目结舌。百朗苏老师认为另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是:全世界都这么干!为什么大家都不对这个危险性很大的致病微生物进行严格限制呢?食品安全乃至安全生产为何如此脆弱?
苏老师指出,安全管理让步成本管理是王道。那么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个限量标准或限量指标的出台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企业要将它纳入质控体系重点控制,从原料到成品的各环节都要增加检测项目。
第二,标准管理部门需要履行WTO通报评议程序,向各贸易伙伴解释制定这个标准的科学依据,否则一旦引起贸易争端,说不定要诉诸国际仲裁(尤其当它是强制性的)。这背后又会牵涉到为标准制定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第三,监管机构的实验室需要常年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试剂耗材,还要进行质控和人员培训等。
第四,监管部门在制定抽检计划或监测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增加这个项目,否则岂不是“不作为”?
第五,检测机构要研制国标检测方法,在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把握,因为检测结果可能会用于法律仲裁。
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三聚氰胺奶粉的出现才顺理成章。一个行业的潜规则,一个恶意添加、根本无法预知的行为,竟然因为不是“必检项”就不能发现了吗?监管难道就是在实验室倒腾瓶瓶罐罐?自从三聚氰胺之后,国家开始加强奶粉监管,但老百姓既没得到实惠也没得到安心,我看最幸福的是卖仪器设备的,现在各大乳品企业的实验室设备动辄几千万,远超各种国家科研机构。
总之,个人认为,监管者如果想表达对肉毒的高度关注,完全可以今后将不定期抽检,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大企业,这种 “说不定哪天就抽到我”的震慑力一点也不比“批批检”差,而消费者需要承担的成本却会大幅降低。想起之前的一篇文章《安全源于规范》中已经说过,过程管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末端检测,正因如此,发达国家和地区更重视规范、导则和指南的应用。企业也会有很多质量控制手段,包括GMP、HACCP和各种管理制度,并不都是靠“数字”来管理。但目前我国无论监管者、企业、公众还是媒体似乎都特别看重限量指标,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依赖一个明确的数量概念作出优劣判断,既不费脑子,也省得到环节上去抓过程和行为。
经过这件事,大企业说的安全生产,品质管理其实对我来说这是很悲哀的事情。一罐奶粉从原料到出厂需要经过1千甚至2千多项质控检测,企业根本不在乎再增加几项,因为这个成本还是我们这些消费者买单。对于一个偶发风险,无论如何加强监管和控制,它依然会我行我素的时不时来捣个乱。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不是“枕戈待旦”。百朗教育一直强调我们需要的是可承担的安全成本而不是饿着肚子喊零风险、零容忍。标准主要是控制系统性风险,用标准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用良好的过程控制才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苏老师指出,安全管理让步成本管理是王道。那么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个限量标准或限量指标的出台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企业要将它纳入质控体系重点控制,从原料到成品的各环节都要增加检测项目。
第二,标准管理部门需要履行WTO通报评议程序,向各贸易伙伴解释制定这个标准的科学依据,否则一旦引起贸易争端,说不定要诉诸国际仲裁(尤其当它是强制性的)。这背后又会牵涉到为标准制定而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第三,监管机构的实验室需要常年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试剂耗材,还要进行质控和人员培训等。
第四,监管部门在制定抽检计划或监测计划时也需要考虑增加这个项目,否则岂不是“不作为”?
第五,检测机构要研制国标检测方法,在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等方面需要有充分的把握,因为检测结果可能会用于法律仲裁。
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三聚氰胺奶粉的出现才顺理成章。一个行业的潜规则,一个恶意添加、根本无法预知的行为,竟然因为不是“必检项”就不能发现了吗?监管难道就是在实验室倒腾瓶瓶罐罐?自从三聚氰胺之后,国家开始加强奶粉监管,但老百姓既没得到实惠也没得到安心,我看最幸福的是卖仪器设备的,现在各大乳品企业的实验室设备动辄几千万,远超各种国家科研机构。
总之,个人认为,监管者如果想表达对肉毒的高度关注,完全可以今后将不定期抽检,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尤其是那些大企业,这种 “说不定哪天就抽到我”的震慑力一点也不比“批批检”差,而消费者需要承担的成本却会大幅降低。想起之前的一篇文章《安全源于规范》中已经说过,过程管理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末端检测,正因如此,发达国家和地区更重视规范、导则和指南的应用。企业也会有很多质量控制手段,包括GMP、HACCP和各种管理制度,并不都是靠“数字”来管理。但目前我国无论监管者、企业、公众还是媒体似乎都特别看重限量指标,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依赖一个明确的数量概念作出优劣判断,既不费脑子,也省得到环节上去抓过程和行为。
经过这件事,大企业说的安全生产,品质管理其实对我来说这是很悲哀的事情。一罐奶粉从原料到出厂需要经过1千甚至2千多项质控检测,企业根本不在乎再增加几项,因为这个成本还是我们这些消费者买单。对于一个偶发风险,无论如何加强监管和控制,它依然会我行我素的时不时来捣个乱。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不是“枕戈待旦”。百朗教育一直强调我们需要的是可承担的安全成本而不是饿着肚子喊零风险、零容忍。标准主要是控制系统性风险,用标准只能解决有限的问题,用良好的过程控制才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推荐课程
COURSES
发表评论